人类哲学有两个源头,一个是古希腊哲学,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老子哲学。
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世人尊为“中国哲学之父”
。
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思想家,道家学派的创始人,全世界最早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伟大哲学家。
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已难详考。
根据《史记》的记载,老子姓李,名耳,字聃,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(在今河南鹿邑)人。
而且他曾经在周朝做过“守藏室之史”
,即主管王室藏书的史官。
据说老子年幼时聪颖好学,曾经师从精通礼乐的商容大夫,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之下来到东周的首都洛邑求学,并进入周天子保存典籍文献的守藏室工作。
守藏室中保存着天下各国进献给周天子的图书典籍,在这里老子博览群书、用功学习,学问越来越渊博,见解也越来越深刻。
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,老子不仅熟谙典章制度,对政治上的兴亡治乱也多有见闻,慢慢地老子的名声传扬在外,连来洛邑游学的孔子也打算来向他请教关于礼制的知识。
孔子非常看重礼制,讲究克己复礼,因此想到周朝都城洛邑去“观先王之制”
,到礼乐制度的源头去进行实地考察。
正好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是鲁国的贵族,于是孔子便托南宫敬叔向鲁君报告此事,并申请经费和车马人手,看南宫敬叔亲自来求,鲁君很爽快地答应了为孔子的周都之行提供一车二马一童一御,孔子便在南宫敬叔的陪同下来到了周朝的都城洛邑。
在洛邑,孔子见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学者老子,并在他的带领下拜访了大夫苌弘,又参观了祭祀神明的明堂和祭祀先王的宗庙,还将守藏室中保存的给中珍本、孤本展示给孔子。
老子引导孔子在洛邑游历了一番以后,孔子便带着随行的弟子专程去拜访老子,诚恳地向他请教“礼”
的学问。
老子听了孔子的问题之后微笑不语,只是张开了嘴巴问:“你看我这些牙齿如何?”
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,不知何意。
随后,老子又伸出舌头问:“那么,我这舌头呢?”
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,灵光乍现,醍醐灌顶,孔子顿悟,微笑着答道:“先生学识渊博,果然名不虚传!”
然后告辞离去。
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,不得释然。
颜回问其何故,子路说:“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,原本想求学于老子,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,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,这也太无礼了吧?”
颜回答道:“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,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。
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,意在告诉我们:牙齿虽硬,但是上下碰磨久了,也难免残缺不全;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,意思是说:舌头虽软,但能以柔克刚,所以至今完整无缺。”
子路听后恍然大悟。
颜回继续道:“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,但面对当道的山石,它却能穿山破石,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;穿行的风虽然虚无,但它发起脾气来,也能撼倒大树,把它连根拔起……”
孔子听后称赞说:“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,闻一言而通万里呀!”
孔子离开洛邑的时候,老子前来送行,他对孔子说:“吾闻之,富贵者送人以财,仁义者送人以言。
吾不富不贵,无财以送汝,愿以数言相送。
当今之世,聪明而深察者,大多难以保全性命,原因就在于他们好讥讽别人的缺点和过失;善辩而通达者,之所以常常招来祸端,是因为他们好张扬别人的罪恶。
为人之子,勿以己为高;为人之臣,勿以己为上,望汝切记。”
孔子听了诺诺称是,谨记于心。
回到鲁国以后,孔子的学生们请他讲解从老子那里学到的知识,孔子面露欣羡之色,动情地说:“老子博古通今,通礼乐之源,明道德之归,确实是我的好老师。”
见弟子们注视着自己等待下文,孔子又说:“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。
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
至於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。
林琅和厉弦一起穿越了。从朝不保夕的异世穿到了蛮荒未开化的原始大陆。很好,夫妻俩就应该这样子整整齐齐的一个觉醒了异能,一个获得了空间,并且获得了神农氏的传承,他们觉得又可以了大不了就是从头再来重...
...
失业的物业小职员天赐,偶遇神秘兮兮的老头子雇他去当一座公寓的物业经理,据说那里美女成群,待遇丰厚,干得好还能抽取福利,他乐颠颠的签了合同,可到了公寓彻底傻眼了...
大婚在即,新郎却意外身亡。母亲怜惜,她被悄然送去长安避难,却不想邂逅一段混乱悲凉的感情。静水深流,教人爱恨无奈的他至情至性,温柔体贴的他。是不顾礼教的束缚,选择深爱的他还是只求一世荣华,将人生随...
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