奏折替列了十项改革主张:
一、明黜陟,严明官吏升降制度。
可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官员,撤换有罪与不称职的官员。
二、抑侥幸,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。
以往朝廷允许大官自荐其子弟充京官,久而久之,不干正事的多,只是相互包庇,结党营私。
这条便是要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。
三、精贡举,制定严密的贡举制度。
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,改科举内容,将死背儒家经书改为阐述经书意义与道理,论述朝政、灾祸、边境等。
四、择长官,派得力人往各路,检查地方政绩,奖励能员,罢免不才,选派地方官要通过认真推荐和审查,以防止冗滥。
五、均公田。
六、厚农商。
七、修武备。
八、推恩信。
九、重命令。
十、减徭役。
“条例都是好的,可是这些条令,若是真的执行下去,只怕会直接触犯到几大氏族的势力,限制了他们的官僚特权,他们定会对你们恨之入骨,定会在明在暗集结攻击于你。”
如今几大家族,彼此之间多少有些龃龉,还能够相护牵制,若是执行了,将他们逼迫的急了,让他们联合起来,只怕于他们而来,并无好处。
宁王看着堂姐,“可若不趁着薛氏一族落败,一鼓作气,日后再想要掰动他们,便难了。”
文君道,“你不考虑你自己,也该为你的王妃想一想。”
他是嫡皇子,旁人总会顾及着什么,可是他的王妃呢?这王府之中,看似固若金汤,可其间百余人,都是何人,他又如何能一一说清。
“先不说大的明刺暗阴,随随便便一剂毒药,便可要了宁安的命。”
皇亲国戚,富贵之家,莫名其妙死掉的人还少吗。
“是人是鬼,总要面对。”
藏着她,便遇不到危险了吗?只怕会死的更惨。
宁王看着文君,“堂姐,我会相信小安,相信她能够面对所有危险,也相信她能够接受面对这些,你也该信她。”
文君笑道,“并非我不信她,而是她总归是略显单纯了。”
人情世故,她或许懂得,却不会处理。
许多时候,她以为自己的情绪掩饰的很好,却总能从眼眸中泄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