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酒酣耳热,酒足饭饱,个个摩拳擦掌,想直抒胸臆,大展身手。
有人很快就有了,拿过一张纸铺好,正要取笔,却觉得不大对劲。
他复又把那张纸拿起来,左看右看,不住的摇头、点头,点头、摇头。
这是什么纸,怎么能做的这么薄,还很有韧性,摸着纸面平整,瞧着样子,应该不错。
他琢磨良久,怕自己把想好的诗忘了,随即又提起笔,蘸饱了墨汁,挥毫就写。
“《山中初夏景》
初夏山林展翠裳,大水车转韵悠长。
大石磨旁时光缓,瀑布如银挂壁梁。
深潭潋滟波光闪,秧苗青青映暖阳。
文人漫步诗兴起,农夫劳作笑声扬。
清风拂面心神醉,惬意山中好景光。”
众人皆赞。
旁边一人笑骂道:“你这小子,怎地跟我想的诗如此相像?”
“你也写出来,我们品评品评吧。”
旁边的人都起哄。
那人推脱不过,也写下来。
显然他拿纸的时候,也对那纸很感兴趣。
只不过众人催促的紧,他只好凝神提笔,先写诗:
“《山中初夏》
山中初夏韵无穷,绿树阴浓掩碧空。